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一组材料:
材料1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即以超过8%的年均速度高速前进。近两年我国GDP平均年增超过9%,而世界经济平均年增5%左右,西方发达国家年均增长2.5%,就好比世界迈出一步,我们就已经迈出了两步;发达国家迈出一步,我们就已迈出了四步。钢铁、水泥等工业产值和产量在总量上已多年居于世界第一。同时,中国人均GDP已达1269美元,步入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重要发展阶段。在未来若干年内,中国仍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活力和发展希望的经济体。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多年保持高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却在不断增大。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而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家就有发生动乱的潜在危险。统计显示,中国1979年的基尼系数为0.33,1988年为0.382,1994年为 0.434,说明我国贫富差距早就在不断扩大。2004年中国贫困人口首次出现反弹,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增加了80万人,这是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佐证。
摘自人民网
材料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 * * 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摘自胡 * * 《在中 * * 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05年2月19日
材料4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研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确保社会安定团结。
摘自胡 * * 《在中 * * 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05年2月21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分析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2)说明材料3、4提出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指导思想及其内涵。
(3)如何把握材料3、4所反映的内容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

答案

参考答案:(1)材料1反映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创造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是当前和今后世界公认的最具活力和发展希望的经济体。材料2反映出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困人口出现反弹,贫富差距逐年接近世界公认的警戒水平,存在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急需加以解决。
(2)针对材料1、2反映出来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材料3、4提出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继科学发展观之后,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又一重大理论建树。胡 * * 在一系列的讲话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其核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体内涵包括: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科学发展观是为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二者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观点,深刻地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存在的经验教训,精辟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为什么建设,怎样建设”的重大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丰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丰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1—5题。

我们一样爱他们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出动:学生们站在山岭上,手舞野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非常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来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了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了卦,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了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张张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纸条上写上每一个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您……是想抓阉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您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考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吗?”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三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贫困学生道歉?”方子儒的脸上满是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还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十五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属于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子儒:

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有点尴尬→(       )→(        )→笑了→(        )→满怀歉意

5、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