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某施工单位为中标人,双方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合同工期3个月。

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及其支付的条款如下:

1.分项工程清单中含有2个分项工程,工程量分别为甲项4500m3,乙项31000m3,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200元/m3,乙项综合单价为12.93元/m3,乙项综合单价的单价分析表如下表所示。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超出10%时,应调整单价,超出部分的单价调整系数为0.9;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减少10%以上时,对该分项工程的全部工程量调整单价,单价调整系数为1.1,见表7—2。

2.措施项目清单共有7个项目,其中环境保护等3项措施费用4.5万元,这3项措施费用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为基数进行结算。剩余的4项措施费用共计16万元,一次性包死,不得调价。全部措施项目费在开工后的第1个月末和第2个月末按措施项目清单中的数额分2次平均支付,环境保护措施等3项费用调整部分在最后一个月结清,多退少补。

3.其他项目清单中只包括招标人预留金5万元,实际施工中用于处理变更洽商,最后一个月结算。

4.规费综合费率为4.89%,其取费基数为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其他项目清单计价合计之和;税金的税率为3.47%。

5.工程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款的10%,在开工前支付,开工后的前2个月平均扣除。

6.该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金为签约合同价款的3%,自第1个月起,从承包商的进度款中按3%的比例扣留。

合同工期内,承包商每月实际完成并经工程师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表7-3。

问题

各月需支付的措施项目费是多少万元?

答案

参考答案:

第1个月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4.5+16)÷2=10.25万元

须支付措施费:10.25×1.0489×1.034-7=11.12万元

第2个月须支付措施费同第1个月,11.12万元。

环境保护等3项措施费费率为:45000÷(4500×200+31000×12.93)×100%=3.46%

第3个月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42.34+43.64+33.58)×3.465%-4.5=-0.36万元

须支付措施费:-0.36×1.0489×1.0347=-0.39万元

按合同多退少补,即应在第3个月末扣回多支付的0.39万元的措施费。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选拔人才的制度也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和统治者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各级贵族不仅世袭所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其职务和待遇。——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血缘关系的松弛,宗法制遭到破坏,以之为基础建立的分封制也很难继续存在下去了。战国时期已经开始用立军功便授官爵的制度替代西周以来的人才选拔制度,秦和汉初基本沿袭。——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汉代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实现了由夺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解决了战国以来军功爵制和养士制不适应治理国家的问题……而且以儒家思想理论统一了官吏的价值标准,造就了一批以文人为主的职业官吏,适应了和平年代治理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需要。——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东汉末年开始,朝廷采用由地方名人将本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品)、朝廷再按等(品)任命的人才选拔制度。但这一制度逐渐出现很多弊端……出现“累世公卿”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材

材料五:

隋朝建立以后,面对衰败的士族,改变仅仅体现士族利益的选官制度就提上了日程。……隋朝首先开创了通过文化水平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这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和完善。

科举制度……对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成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成功地笼络、控制读书人,有利于巩固统治……为官僚队伍提供了相对来说素质较高的人才。历代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隋唐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和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