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融于一体。

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人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苍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答案

1.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意近即可)

2.A

问答题

某大型工程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业主委托某招标代理公司代理施工招标。招标代理公、司确定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招标公告在当地政府规定的招标信息网上发布。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担保可采用投标保证金或投标保函方式担保;评标方法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投标有效期为60天。
业主对招标代理公司提出以下要求:为了避免潜在的投标人过多,项目招标公告只在本市日报上发布,且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招标。
项目施工招标信息发布以后,共有12家潜在的投标人报名参加投标。业主认为报名参加投标的人数太多,为减少评标工作量,要求招标代理公司仅对报名的潜在投标人的资质条件、业绩进行资格审查。
开标后发现:
A投标人投标报价为8000万元,为最低投标价,经评审后推荐其为中标候选人。
B投标人在开标后又提交了一份补充说明,提出可以降价5%。
C投标人提交的银行投标保函有效期为70天。
D投标人投标文件的投标函盖有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印章,但没有加盖项目负责人的印章。
E投标人与其他投标人组成了联合体投标,附有各方资质证书,但没有联合体共同投标协议书。
F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最高,故F投标人在开标后第二天撤回了其投标文件。
经过对投标文件的评审,A投标人被确定为中标候选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招标人和A投标人进行合同谈判,希望A投标人能再压缩工期、降低费用。经谈判后双方达成一致:不压缩工期,降价3%。

分析A、B、C、D、E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如果无效,请说明理由。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