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结合实际论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答案

参考答案: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货币政策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通常所说的紧的货币政策说是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松的货币政策是放松信贷和降低利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紧的财政政策是指增税和减支,松的财政政策是减税和增支。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运用的必要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政策。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伟势。

(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使用一般有以下四种组合:

1.“紧”货币,“松”财政;

2.“紧”财政,“松”货币;

3.财政、货币“双紧”;

4.财政、货币“双松”。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主要是为了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微量调整,一般单独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在总量失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政府一般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手段,即“双松”或“双紧”。

在经济萧条后期,设备大量闲置,开工不足而失业率又很高,为刺激生产和投资,启动闲置的生产能力,一般实行“双松”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物价持续上涨,经济生活极不安定的情况下,一般采取“双紧”政策。在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调并存的情况下,政府一般采用先调总量,后调结构的办法,即在放松或紧缩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使经济在稳定中恢复均衡。

(四)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②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③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④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论述题

(32分)材料一:2003年—2009年我国投资率和最终消费率变化一览表。

年份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
投资率41.00%43.20%42.70%42.60%43.50%44. 10%
消费率56.80%54.30%51.80%49.90%48.60%47.80%
注:投资率,一定时期(年度)内总投资占GDP的比率,消费率,即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近几年我国GDP平均增长在10%以上,世界平均投资率为20.5%,美国最终消费率为85.96%。

材料二:据统计,至今,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连降22年下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长6.7%(扣除物价因素)。2009年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7;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6.5%,商品零售价格将上涨3.8%。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反映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又是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1)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8分)

(2)从经济学角度提出解决材料一、二中存在问题的措施。(10分)

(3)运用政治常识中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党提出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提法的转变。(12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