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系统集成公司年终总结之际,邀请了30位员工代表评选本公司当年最优秀的项目经理,甲、乙、丙、丁四名项目经理申报参选。各位员工代表经过仔细考察后都在心目中确定了各自对这几名项目经理的排名顺序,如表9-4所示。

表9-4 优秀项目经理排名基本情况
项目经理 3人 6人 3人 5人 2人 5人 2人 4人
1 1 4 4 4 4 4 4
2 3 2 3 1 1 3 2
3 2 3 2 3 2 1 1
4 4 1 1 2 3 2 3
其中,有3人将项目经理甲排在第1,将项目经理乙排在第3,将项目经理丙排在第2,将项目经理丁排在第4;以此类推。
在投票之前,项目经理乙认为自己评上当年最优秀项目经理的希望不大,宣布放弃参选。这样,投票将只对甲、丙、丁三名项目经理进行,而各位员工代表仍按自己心目中的排名(只是删除了项目乙)进行投票。投票的结果是评出了最优秀项目经理______。

A.甲

B.丙

C.丁

D.甲和丁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要点解析] 本试题是“选举”理论中典型的例子之一。该例子考查在选举过程中次要项的退出是否会对优势项产生影响。依题意,如果完全按表9-4投票选择最优秀项目经理,那么显然,项目经理甲能得票9张,乙能得票7张,丙能得票6张,丁能得票8张,从而可以选出最优秀项目经理甲。按照表9-4中所列各位员工代表心目中对各项目经理的排名,甲是优势项,乙是难胜出的,丙是最差的,丁是次优项。
乙退出后,每位员工代表对各项目的排名顺序没有变化,只需要将排在乙后面的项目经理丙提前一位,如表9-10所示。

表9-10 优秀项目排名基本情况
3人 6人 3人 5人 2人 5人 2人 4人
1 1 3 3 3 3 3 3
2 2 2 2 2 1 1 1
3 3 1 1 1 1 2 2
按表9-10投票,项目经理甲可得3+6=9票,丙可得5+2+4=11票,丁可得3+5+2=10票。因此,投票结果选出的最优秀项目经理是丙。
这个例子说明了,投票制度的混沌性。劣势项的退出居然对优势项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原来最差的项目居然变成了最优秀的项目。该例子也说明了用简单的数学规则难以很好地描述真实社会。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因此完全公正的选举规则并不存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月到天心

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

乡下的月光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到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些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独一无二、光明湛然,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亮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出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了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有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小题1:简要分析文章以 “月到天心”为标题的作用。(4分)

小题2:文章写的是月,为什么要从摸黑回家写起?为什么要写星星?(5分)

小题3:作者认为:只有心灵有明月,才有人生的永恒之美。对此,你有何感悟?(6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