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项目,在基础施工时,施工人员发现了有研究价值的古墓,监理机构及时采取措施并按有关程序处理了该事件。

设备安装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依据总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了如下图所示的设备安装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时间单位:天),并得到了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依据施工合同的约定,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所有单机无负荷试车和整个设备系统的无负荷联动试车。本工程共有6台设备,主机由建设单位采购,配套辅机由施工单位采购,各台设备采购者和试车结果见下表。

[问题]

1.简述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古墓事件的程序,并分析由此事件导致的费用增加由谁承担,工期可否顺延。

2.设备安装工程具备试车条件时,单机无负荷试车和无负荷联动试车应分别由谁组织试车?

3.请对B、C、D、E、F、H六项工作的设备安装及试车结果没通过的责任进行界定。

4.设备安装工程的计划工期和应批准顺延工期各是多少?应补偿施工单位多少费用?

答案

参考答案:

1.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古墓事件的程序是:

工程师收到承包人的书面通知后,应以书面形式在收到通知书后24小时内报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现场保护。

由此事件导致的费用增加由发包人承担,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2.设备安装工程具备试车条件时,单机无负荷试车由承包商组织试车,无负荷联动试车由发包人组织试车。

3.月工作试车结果未通过的责任由施工单位承担;

C工作试车结果未通过的责任由施工单位承担;

D工作试车结果未通过的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

E工作试车结果未通过的责任由施工单位承担;

F工作试车结果未通过的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

H工作试车结果未通过的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

4.由图可知,网络图的关键线路是:

A—B—C—E—G—H。

所以设备安装工程的计划工期是:

7+15+15+10+17+15=79(天)

应批准顺延的工期是4天。

应补偿施工单位的费用为:

2+5+6=13(万元)

综合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戊戌时期,梁启超尖锐地指出,“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断定“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流亡日本时期,他曾愤怒地表示“我辈实不可复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有专制则无我辈,有我辈则无专制,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1903年12月,梁启超由美国返回日本。曾承认自己“向年鼓吹破坏主义,而今者反对破坏主义”,“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不如开明专制”。从1905年开始,清政府宣布要实施立宪,粱启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期望。为出国的五大臣起草《考察各国宪政报告》。直到“皇族内阁”产生,才使梁启超君主立宪的幻想彻底破灭。民国成立后,梁表示接受既成事实,投靠袁世凯。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于1915年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促使了护国运动的爆发。

——摘编自徐斌《论梁启超的善变》

材料二 在清末,不论是暴力的革命运动,还是和平的立宪运动,都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旨在以某种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的历史运动,从本质上讲,都是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的革命性的运动,从梁氏那些鼓吹“立宪”的言论来看,也正是“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再联系他一生思想活动来看,他是把追求宪政与追求富国联系在一起的,“此志终生未变”,因而这也是应当肯定的。

——摘自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研究的新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政治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思想变化的突出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评价梁启超的原则。(6分)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题。
1946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体积90多立方米,重30多吨。后来有了半导体,造出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计算机体积大大减小了。但这种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已接近极限,要在这基础上提高其存储量及运算速度也越来越难。
由于计算机最基本的构件是开关元件,于是专家们设想,假若有机物分子也具备“开”、“关”功能,岂不可以造出“有机物计算机”吗后来,科学家发现,半醌类有机化合物分子及蛋白质的氢分子都具备“开”、“关”这两种电态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用半醌类有机化合物分子或蛋白质分子做元件,就能制造出“半醌型”或“蛋白质型”的计算机。人们把它们称为“生物计算机”或“分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具有“半永久性”。它有许多优点:一是密集度可达现在集成电路的10万倍;二是运算速度可达半导体开关元件的1 000倍以上;三是这种由生物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也同一般生物一样,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出了故障可“自我修复”,所以这种生物计算机可靠性高,经久耐用,四是生物元件用化学能工作,所需能量甚少,没有元件发热问题。
生物计算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1983年11月召开了专门学术会议,对生物计算机的研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日本此项研究由“未来电子仪器科研协会”和通产省指导进行。英国也拨款3 000万英镑用于生物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生物计算机的研制还处于初始阶段,专家们预计,2l世纪初叶,可望有突破性进展,并使数字电子计算机产生新的功能。无疑,生物计算机一旦问世,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
(佚名《生物计算机》)

文章第二自然段的“从理论上说”的意思是:

A.从理论上说可行而实际却办不到。

B.理论上已经解决了问题,现正在研制。

C.设想合乎计算机和有机化合物原理。

D.已经建立了相关理论,现在正向实际应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