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联系我国实际,论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答案

参考答案: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泛指人们对法律,特别是对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知识或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加快我国法治建设、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一,就法律意识与法治的关系而言,培养和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在有着较长人治传统的我国,公民意识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法治国家的过程。

第二,在法的制定中,法律意识起着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作用。法治的前提和精义是良法之治,而良法的制定归根结底取决于包括立法者在内的社会群体拥有的理性的法律意识。

第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执法和司法中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现实生活中“权大于法”、“以言代法”等现象的存在,与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第四,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全社会成员遵守法律的重要思想保证。法律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遵守是法治的基本精神。社会成员良好法律意识之下的自觉行动有助于守法状态的实现。

第五,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而社会成员较高的法律文化素养是法治国家的条件之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将促进传统的义务本位法律文化向新型的权利本位法律文化转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①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②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③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叙述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的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引用俗语“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③段可以看出:《忆读书》是作者奉献给______________的“珍贵礼物”。

供选答案。 A. 青少年  B.成年人  C.老年人  D.普通读者

5.第④段中的三个短句能互换位置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学常识填空。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这部小说是我国第一部正面歌颂_________的小说。它将梁山_________个大小首领说成是_________天罡星和_________地煞星降临凡世。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