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确立学习领域、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学习领域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的,有利于改变目前过分强调分科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地方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国家将按照学习领域制定课程标准。分科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体现自身的不足,知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体系,致使学生在掌握过程中不能从全局上把握。而综合学科的设置可以比较有利的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让学生在这种综合体系中把握课程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2) 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新的课程体系开始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程设计将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注重学生的探索,注重学生获得各种直接经验。课程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从实践中把握知识。同时,课程比较注重让学生参加一些自主性、探讨性的学习,在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联系和掌握知识,将其运用在实践中。
(3) 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明确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学科领域的课时规定给地方教育部门留有一定的余地,不同学科的课时规定给学校留有一定的余地,地方教育部门在地方课程中可以决定学习领域与课时的比例分配,学校课程中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开设灵活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学生能自由灵活的学习和掌握知识,不再局限于旧有课程体系的束缚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