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盐。下图是一种市售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试回答:

(1)碘酸钾中碘的化合价为             

(2)“含碘量”中的碘是指(填序号)               

A.碘酸钾

B.碘元素

C.碘分子

D.碘离子(3)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碘酸钾的一点物理性质                                        

答案

(1)+5 (2) B (3)受热易分解(合理即可) (4)固体或可溶于水

题目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K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设KIO3中I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 ;

(2)在日常生活常接触到物品上的氟”、“钙”等指的均是元素

(3)根据“食用方法”分析,碘酸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4)碘酸钾加在食盐中,可知它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物质。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弱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节,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抗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须是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呢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 * * 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