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小茗上了一天的课,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妈妈说:“今天,生物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人体内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中包括有血浆和血细胞.原来,血细胞可是我们人体的‘好朋友’.它们当中有的像勤劳的搬运工,有的像忙碌的修补匠,还有的像是英勇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小茗妈妈不禁摸不着头脑.你能结合血液的组成帮助小茗的妈妈弄清楚:

(1)“搬运工”、“修补匠”和“战士”分别是什么?

(2)“搬运工”到底在搬运些什么?这种“搬运”是靠其中的哪一种成分来完成的?

(3)不妨说说看“英勇的战士”是如何保卫我们身体的健康的?

答案

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血浆的功能主要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由消化道吸收的养料,依靠血液中的血浆来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组织.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也依赖血浆运输到肺、肾等处排泄,从而保证人体正常代谢的进行.红细胞的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因此血液的运输功能是由血浆和红细胞完成的.

(1)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来运输,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所以红细胞是“搬运工”;白细胞能够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所以白细胞是“战士”;血小板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所以血小板是“修补匠”.

(2)红细胞的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搬运工”主要在搬运氧气.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来运输,靠血红蛋白来完成.

(3)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白细胞能够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因此被称为“英勇的战士”.

故答案为:(1)“搬运工”、“修补匠”和“战士”分别是指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2)搬运氧气,血红蛋白;

(3)防御和保护作用,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小院吟》,回答文后问题。

  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   )了小凳,(   )到我的跟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1.文段表面写什么?实际上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两个最恰当的词是(     )和(     )。

4.第一自然段突出了小院的什么样特点?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横线上的话写出了小院的什么特点?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起承上启下的段落是第几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什么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