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填序号)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资源

(2)图中的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分布在A________平原、B________平原和嫩江流域。

(3)下列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羚羊、孔雀 B.丹顶鹤、天鹅 C.大熊猫、金丝猴 D.东北虎、河马

(4)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5)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

序号)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能成为一种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

答案

(1)C

(2)三江;松嫩

(3)B

(4)B

(5)D

阅读理解与欣赏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1.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王无岁  罪:归罪

B.谷不可食也  胜:尽

C.途有饿莩而不知  发:发现

D.非我也,也  岁:年成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翻译下列句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在这个文段中正面阐述了他的治国之道。这些观点在现今社会依然有积极意义,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