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0分)制取碘盐的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母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的方法是                                  ▲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    

(3)国家标准GB546061-92规定碘盐含碘量(以碘计),出厂产品≥40mg/Kg。销售品≥30mg/Kg。某次实验时向一干净的坩埚中放入5g精盐,加入1mL0.001mol/L标准KIO3溶液搅拌均匀,在100℃恒温烘干1h,即得碘盐产品,该碘盐的含碘量约为:                     ▲                 mg/Kg(保留一位小数),是否是合格产品             ▲      (填:合格、不合格)。

(4)检验碘盐是否加有碘酸钾,定性检验方法是在酸性介质中加还原剂KCNS,其反应如下:6IO3+5CNS+H++2H2O=3I2+5HCN+5SO42,检验时,除需用KCNS外,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最好是                                       ▲                          

(5)碘盐中的碘酸钾在560℃开始分解产生无色气体,剩余固体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黄色沉淀,碘盐在热水中,也会生成两种单质,其中一种是无色气体,滴加酚酞显红色,请写出碘酸钾两种情况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

(1)取少量母液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有SO42离子。

(2)漏斗 玻璃棒  烧杯

(3)25.4 不合格

(4)淀粉溶液

(5)2KIO32KI+3O2↑  12KIO3+6H2O6I2+12KOH+15O2

(第3小题第一小问2分,其它每空1分,共10分)

(1)检验母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母液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有SO42离子。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 玻璃棒  烧杯

(3)计算出1mL0.001mol/L 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用碘元素质量除以精盐和KIO3的质量和,即可得到该碘盐的含碘量,约为25.4 mg/Kg,销售品≥30mg/Kg,所以此盐不合格。

(4)因为有碘单质生成,所以,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最好是淀粉,因为碘遇淀粉变蓝色。

(5)碘酸钾两种情况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KIO32KI+3O2↑  12KIO3+6H2O6I2+12KOH+15O2

单项选择题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工程分为大坝、电站、通航建筑物等几个主要部分。大坝全长2309米,坝顶高185米。电站设有左、右两组共26台单机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分别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和3000吨级客货轮。2003年和2005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又先后批准建设电源电站和右岸地下电站,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880亿千瓦时,主要供应华中和华东地区。
其工程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至1997年,完成了大江截流。第二阶段从1998年至2003年,先后建成主坝、左岸电站和永久船闸,按期实现水库初期蓄水、首批6台机组发电和通航三大目标。第三阶段从2004年至2009年,以实现工程基本完工和全面运营为标志。2006年,大坝全线达到185米设计高程,水库蓄水至156米水位目标。
截至2005年底,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累计筹集建设资金1220.31亿元(含移民工程),包括:国家拨入资本金623.22亿元,其中三峡工程建设基金621.38亿元;债务性资金413.97亿元(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和三峡企业债券);发电及出售机组收入等183.12亿元。三峡工程累计完成动态投资642亿元(不含移民工程),完成静态投资425.85亿元,占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85%。至2009年三峡工程基本竣工(除右岸地下电站和垂直升船机外),尚需投资约140亿元,静态总投资可控制在概算确定的500.9亿元内,预计动态总投资为780多亿元,比1994年预测总投资减少350多亿元。

2006年,三峡水库蓄水位达到正常蓄水位的( )。

A.84.3%

B.82.0%

C.89.1%

D.83.4%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