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图“洞庭湖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最大的淡水湖是                ,

(2)A平原的名称是                ,B平原的名称是                ,

(3)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自然和人为原因)

(4)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

答案

(1)青海湖,鄱阳湖           (2)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3) 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小

自然方面:泥沙淤积

人为方面:围湖造田,水土流失

(4) 洞庭湖区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流水不畅,设立蓄洪区,可以调节水量。

题目分析:(1)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但为咸水湖;而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2)图示A位于长江与汉江之间,故判断为汉江平原,而B位于洞庭湖附近,故判断为洞庭湖平原。(3)图示湖泊面积明显缩小。其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泥沙淤积和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和上游的植被破坏分析。(4)设立分洪蓄洪区反映了该地区洪涝灾害多发,故其原因从该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条件:气候、河流和地形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理位置,并结合我国长江流域河流流域的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分析的全面性。

综合题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的普遍接受和信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1899年),欧洲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在其著名的短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民族永远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要提倡民族主义,必要先把这种主义完全了解,然后才能发挥光大,去救国家……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验。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摘自《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一讲》(l924年)

材料三 至于欧洲人现在所讲的世界主义,其实就是有强权无公理的主义,英国话所说的武力就是公理,这就是以打得胜的为有道理。中国人的心理,向来不以打得胜为然,以讲打的就是野蛮,这种不讲打的好道德,就是世界主义的真精神。我们要保守这种精神,扩充这种精神,是用什么做基础呢?是用民族主义做基础;象俄国的一万万五千万人是欧洲世界主义的基础,中国四万万人是亚洲世界主义的基础,有了基础,然后才能扩充。所以我们以后要讲世界主义,一定要先讲民族主义,所谓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把从前失去了的民族主义,从新恢复起来,更要从而发扬光大之,然后才有实际,再去谈世界主义。

——摘自《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四讲》(1924年)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2分)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要强调民族主义?(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