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主要生产钢材,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免抵退”税管理方法,原材料成本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法。该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 17%,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出口退税率为15%。
要求:
(1) 根据所提供资料顺序作出相关正确会计分录。
(2) 根据所提供资料计算当期应纳各税 (列出具体计算过程,每步骤计算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并作出相关会计分录。
2002年10月份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 10月15日签订出口产品合同,出口价为80000美元(人民币牌价为1/8.3),款项已收到。
(2) 10月20日直接销售产品给一般纳税人,取得不含税价款收入500000元,同时收取包装物租金10000元,包装物押金 50000元。
(3) 10月21日直接内销产品给小规模纳税人,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0元。
(4) 10月30日转让不需用的仓库一间,已知其账面原值200000元,累计折旧 150000元,合同上注明的转让收入为40000元。转让过程中发生清理费支出(含印花税) 15000元。款项均已收付。
(5) 10月20日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700000元,税款 119000元。款项已支付,货物已入库。
(6) 10月30日领用原材料10000元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
(7) 10月20日购进一批在建工程用原材料,价款20000元,税款3400元,发生运费支出1000元。款项已支付。
参考答案:1.正确的会计分录:
(1)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664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外销 664000
(2) 借:银行存款 585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 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其它业务收入 8547.01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52.99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其它应付款——包装物押金 50000
(3)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 85470.09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529.99
(4)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0
累计折旧 15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借:银行存款 4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000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40
其它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税 60
借:营业外支出 27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7200
(5) 借:物资采购 7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9000
贷:银行存款 819000
借:原材料 700000
贷:物资采购 700000
(6) 借:在建工程 11700
贷: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0
(7) 借:在建工程 24400
贷:银行存款 24400
2.计算各税
(1) 销售不动产应纳营业税2000元,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140元,应纳教育费附加60元。
(2) 转让不动产应纳印花税=40000×0.5‰=20(元)
(3) 增值税
出口销售收入=80000×8.3=664000(元)
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664000×(17%-15%)=13280(元)
会计分录为:
借:产品销售成本 1328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280
当期应纳税额=(85000+1452.99+14529.91)-(119000-1700-13280)=-3037.1(元)
计算免抵退税款:
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人民币牌价×退税率
=80000×8.3×15%=99600(元)
计算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037.1元<当期免抵退税额99600元
应退税额=3037.1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99600-3037.1=96562.9(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965629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96562.9
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 3037.1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0371
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3037.1
贷:应收补贴款——增值税 3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