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A、由反应前后分子的结构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也发生了改变,错误;B、由反应前后分子的结构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未变化,故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由反应前后分子的结构可知: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其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而置换反应的产物是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故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D、由反应前后分子的结构可知:图示中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两种,共四种物质四种分子,正确。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经过18个月的酝酿和290万余首都市民投票评选,2011年11月2日上午“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我校学生会将招募“北京精神”宣传员,请你作为我班代表参加应招测试,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下面材料,仿照示例,从“爱国”“创新”“厚德”中,任选其一,说说你对“北京精神”的理解。(4分)

【材料】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示例】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它体现了北京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北京历来是多民族、多文化交往融合的中心,孕育和造就了北京人包容的性格气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就是包容精神的充分体现。

小题2:.结合下面搜集到的市民看法,概括出宣传“北京精神”的意义。(3分)

【材料一】网友说:“‘北京精神’发布了,每个北京人都感到自豪。咱也得加把劲儿,不能给北京抹黑啊!”

【材料二】社区居民李大爷说:“我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亲眼看到了北京的巨大变化。我们老一辈人要用‘北京精神’教育下一代,为北京增光,为精神文明添彩。”

【材料三】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郝如玉表示,北京精神使社会各界的力量真正形成了一股合力,这股合力将不断推动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北京走向“世界城市”的强大动力。

宣传“北京精神”能够增强我们的     ①         ②         ③     

小题3:.下面是同学们提供的诗文名句,请将其与“北京精神”对应起来。(在横线处只填序号即可)(4分)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