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国首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未来30年,中国预计净增约2亿人。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7.85年,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人数仅为545人。

材料二: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 * * * * 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还指出,今年全国财政要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在全国农村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

材料三: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莫基。而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哪些国情?根据这一国情我国实施了什么基本国策和重大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在全国农村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哪一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启示我们,今天怎样做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新增人口多,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②根据这一国情,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科教兴国战略。

(2)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性特征。

(3)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③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 * * 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的地位。

(4)①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维护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②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要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