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尾联表面上是写禅院的寂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这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再写一句以动衬静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颔联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心性高洁,怀才不遇,寂寞少知音。示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曲径”,竹林丛中的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写出了通向后禅院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的迷人景色。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