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读图填空题

人体内,血液从心脏的     这个部位直接泵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这时血液中的      这种物质进入肺泡;能吞噬细菌的血细胞是      

答案

右心室 二氧化碳 白细胞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里。这样,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就变成了鲜红色的动脉血。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功能。

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潮与国情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度赞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的突出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2分)

科技与发展

材料二 “在18世纪,中国似乎又一次处于开拓技术和经济变革的关头……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儒教对于不能直接感觉的东西根本不愿做抽象的推理或思考;学识集中在儒教经典和过去有关的记载,认为这些才能指导当前和未来。……中国的手工业者技艺高超,极具创造性,但很少涉足理论或实验,他们大多数甚至是文盲。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罗兹·墨菲《亚洲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西科技有何差异。(4分)

传统与现代

材料三 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鲁迅和其他一些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已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

……(新时期以来)人们逐渐承认了中国传统的丰富,相信它能够给予正在为解决现代化问题而奋斗的民族以力量,……中国仍在为找出自身特点而努力,它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将排外主义、发展模式(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要有赖于西方的技术和组织形式)和传统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中国人依然为他们的特色和他们的传统而骄傲,但他们现在更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在当前时代已经落后于世界上国家,他们迫切需要赶上去。

——罗兹·墨菲《亚洲史》

(3)材料三中,中国人的传统观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