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无关

D.布朗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频繁碰撞造成的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时,由于不断地随机撞击悬浮微粒,当悬浮的微粒足够小时,因为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微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微粒又向其它方向运动。所以颗粒越大,质量越大,撞击的作用力使之运动就越不明显,故A是正确的;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的撞击而使这些颗粒运动的现象,故B是不对的;如果温度越高,则分子运动越剧烈,则液体分子对撞击力度就越大,布朗运动会越剧烈,故C也是不对的;D中的布朗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频繁碰撞造成的是正确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长江水患与流域人口超载

  ①2006年长江水灾的重要原因,除了直接的气象原因外,还应看到沿江严重的人口超载。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江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而那三条河的径流总量是长江的5倍,流域面积超过长江的7倍。过多的人口势必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比如森林的砍伐量远大于生长量,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20.2%;1986年,森林覆盖率a_____10%,水土流失面积却上升到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1%。目前的长江已经变成了第二条黄河,甚至后来居上了。正是流域生态的破坏b____了水患,去年长江洪峰流量虽大,但并非最大。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c____有23次,去年洪峰流量虽不是最大,但却连续创下新的水位历史记录。这一现象只能用上游森林面积的d____减少这一原因来解释。据水利专家调查、研究与测算,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座蓄水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②比植被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人与湖争地,导致湖泊蓄水面积大大减少,湖群消失。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一湖群__________________。据统计记载: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若干年来,因围湖造田及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的面积下降到1984年的2145平方公里,历史上的九百里洞庭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然而,鄱阳湖同样是厄运难逃,40年中湖水面积缩小了1/5以上。

  ③洞庭湖、鄱阳湖与江汉湖群,50年代以来丧失淡水贮量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正建的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容量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减少库容1/4-1/6。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了荆江段的“悬河”。每到洪期,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几米。

  ④可见,人口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人口超载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不可重走人口失控——生态破坏——灾难加剧的老路子。

1、在第①段中a、b、c、d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剧 急剧 仅有 至少

B、仅有 加剧 至少 急剧

C、急剧 至少 仅有 加剧

D、至少 加剧 急剧 仅有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文意在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1)调节洪峰(2)与长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3)容纳百川

A、(1)(2)(3)

B、(2)(3)(1)

C、(3)(1)(2)

D、(1)(3)(2)

4、为什么说人与湖争地是造成长江水患的原因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举例列举本文所使用的三种主要的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长江流域的人口比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还多出许多。

B、1986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比1957年增加了20.8%。

C、去年长江宜昌洪峰流量不是最大,但是宜昌水位比历史上的最高水位还要高。

D、洞庭湖的面积,1984年比19世纪初减少了3855多平方公里。

7、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要根治长江水患应注意解决哪几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