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1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监于二代(注:夏礼和商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梦想及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材料二 表2

人物言论核心主张(3分)共同点(4分)
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粱启超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 
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恶想上一切的黑暗。 
(2)表2体现了中国近代部分有识之士的梦想。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表2相关内容。(7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于,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 * * “南方谈话”)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邓 * * 所述的观点。(10分)

答案

(1)梦想:恢复周礼(或贵贱有序;建立大同社会)。(2分)      

背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或分封制崩溃)。(2分)

(2)

人物核心主张(3分)共同点(4分)
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或主张技术变革)(1分)主张学习西方;(2分)追求国家富强、进步。(2分)
粱启超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或主张制度变革)(1分)
陈独秀民主、科学(或主张思想文化变革)(1分)
(3)观点: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如回答“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可给1分)

背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新的突破(或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奠定了基础);(2分)苏东剧变的教训(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分)

影响:推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每点2点,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题目分析:(1)材料一中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在借鉴夏、商二代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周礼丰富而完备,我遵从周朝的制度。”针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并起、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

(2)该问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要求列举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的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核心主张及其相同点。

(3)该问属于评述型的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首先需要归纳材料的观点,材料三中邓 * * 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后从邓 * * “南方谈话”发表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影响等角度论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