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①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诗中的“夜郎”指_____________。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地名
诗词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①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诗中的“夜郎”指_____________。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地名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
(l)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2)表中寒门子弟人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枝史稿》等)
![]() | |
图1 | ![]() |
图2 |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图1、图2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