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歌鉴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填空题
实验题

(12分)某校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二氧化碳在什么条件下和过氧化钠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一: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在干燥的试管Ⅱ中装入Na2O2,立即塞紧该试管的试管塞(试管塞上两导气管上的K1和K2处于关闭状态),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X后,按图连好装置,打开K1和K2,通入CO2。几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Ⅲ中,观察到木条不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没有变化。

实验二: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Y,其他操作同实验一,观察到木条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变为白色。

Ⅰ       Ⅱ    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试剂X是              ,其作用是                               

(2)在实验二中,试剂Y是              

(3)在装入Na2O2后,立即塞紧试管塞,且关闭K1和K2的目的是                      

                                           

(4)试管Ⅲ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5)根据上述两个对比实验的现象,甲同学得到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