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给定资料


材料1


建设文化强省,广东有着天然的优势。富裕的经济环境、开明的政治风气、包容的文化氛围,都为民意表达、多元化的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提供了可能。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更多的是选择了一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加大基础文化设施投入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从根本上提升广东人的文化素质,进而培养符合要求的“广东公民”。因此,广东的文化强省建设,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民生”的建设。
目前,广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收获了诸多可喜的成绩:2011年底,提前9个月实现“农家书屋”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的总目标,并且超额完成建设1521家;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总放映296509场,观影人次超过7210万;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达标107个、文化馆102个、县级以上博物馆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59个、城乡社区“五个有”文化站6328个……
随着基础文化设施的配套齐全,广东人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的热情高涨。以2011年为例。第十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共有2000多支合唱队、近20万人参加,观众达110万人次,规模和水准均创历届之冠;2011年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盛况空前,广州主会场7天内总入场人数达81.6万,累计销售额近4000万元,展场面积、入场人数、活动项目等多项指标均创历史之最,已跃升为全国规模最大、入场人数最多的图书展;首届粤港澳青年电影盛典巡回展映了40部优秀国产影片,共为大学生和外来工放映204场,惠及观众近20万人次……
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使广东人的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到粤西调研的结果显示,“农家书屋”建设得好的地方,赌博的人少了,吸毒的人少了,侃大山的人少了,读书的人多了。在城市中,更是涌现出“举牌哥”、“口罩男”、“剃头哥”等诸多急公好义、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良好社会公民。

材料2


广东划清了文化和市场的边界,弄清了什么是政府该管的,什么是可以由市场自行发展的,有意识地多发挥、多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我们看到,广东在文化建设方面,党委、政府除了把握方向,更多关注了需要投入和支持的公益性、基础性项目,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文化产业领域,则是注重市场的引导。正是因为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放开”,才使广东文化产业的产值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增长点,进而也让文化与经济、科技相互交融、共生发展,产生极大的聚变效应。在广东的整个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如今已经起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
同时,广东发展文化产业,并没有仅仅着重打造文艺精品,而是着眼长远,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以新兴业态的文化产业为突破口,让一些拥有高技术含量和新媒体特性的新兴产业来改变广东文化产业的格局。比如,在新媒体行业,广东就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领跑全国:语义智能搜索引擎技术、OED电子纸电泳技术、多媒体复合关联编码MPR技术等已与世界同步,而且进入产业化阶段……
将科技与技术相结合的结果,就是让广东的文化产业独树一帜,颇具示范意义:2010年,文化新业态方面,广东的各门类规模总量均居全国前列,其中,数字出版、动漫、网络游戏等几大重点领域产值在全国占比均超过20%;在网络音乐和游艺娱乐方面,“广东制造”的总产值更是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领跑全国的“火车头”。从广东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来看,2010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网络游戏、网络音乐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动漫业增长更是达到了42%,而同年全省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速仅为12.6%。这意味着,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已经成为推动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新的增长点。

材料3


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推动茂名实现文化发展的新跨越,把茂名建设成为文化事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中心。
——建立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茂名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升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文化艺术和健康心理素质,培育“崇文尚德、勤奋务实、团结包容、创新图强”的现代茂名人精神,建设茂名和谐文化和现代文明社会。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规划研究,重点建设“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形成以研究冼夫人等历史文化名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社科理论为代表的全省学术研究中心,逐步形成若干个在全省具有重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品牌。
——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县(市、区)要在城区建成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文化设施全达标,实现全市四级文化设施全覆盖。城乡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建立完善为城镇居民和农村群众以及外来工群体提供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产业发展集聚、产业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今后1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到2020年,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的重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茂名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中心。
——建立和完善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的文艺精品创作机制。巩固书法、戏剧、舞蹈创作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努力打造“书法艺术之乡”等一批艺术文化之乡;推动音乐、曲艺、民间艺术、美术、文学、摄影等跻身省内先进行列;加强广播影视创作生产。扶持建设一批各类各层次的文艺创作、展演团队,着力创作一批在国内、省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一批以冼夫人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品牌和文化活动品牌,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名家。
——建立和完善科学化、现代化的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完善舆论阵地设施,巩固发展党报、广播电视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加快网络等新媒体建设,形成党报、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三网融合”,使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拓展,文化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文化传播力显著增强。发挥文化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茂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作答要求
将给定资料缩写成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主旨不变,字数在500字以内。

答案

参考答案:独辟蹊径以文化强省

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2002年6月,布什正式向国会提出组建国土安全部的建议,2002年11月25日,布什签署了参众两院通过的关于成立“国土安全部”的《国土安全法》。2003年4月,美国首次成立专门负责北美洲大陆安全的“北方司令部”,10月1日正式运行。
材料2
2002年1月,布什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以强烈的措辞抨击朝鲜、伊朗和伊拉克,把这三个国家称为“邪恶轴心”。
材料3
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向毕业生发表讲话时说:“如果美国致敌人的威胁已经形成,我们就来不及了。”
布什宣称:“针对恐怖主义的新威胁需要新思维。以大规模报复为中心内容的威慑与遏制理论对于滥杀无辜的恐怖分子和失去理性的无赖国家领导人不起作用。对付恐怖威胁的最好防御是进攻。美国在必要时将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在恐怖威胁抵达美国边境之前发现并予以摧毁。如果有必要,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单独采取行动。”
材料4
麦金德认为,在世界各大洲中,欧亚大陆被喻称“世界岛”,而中亚是其“心脏地带”。布热津斯基所著《大棋局》一书认为,美国要想实现领导世界的意图,就要在欧亚大棋局中保持主动。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已经在邻近阿富汗的9个国家建立了13个军事基地,驻军已突破 6万人。2003年3月,美国以有可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与“基地”组织有联系为名,对伊拉克发动了“先发制人”的打击并推翻萨达姆 * * ,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地位。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小布什上台以来,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这些调整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材料2和材料3突出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3)材料4突出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选做题Ⅱ:
下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关党的土地政策的一组材料:
材料1
(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
(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三)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
(四)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五)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2
(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
(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三)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四)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
材料3
省苏(维埃政府)应该通令各地各级政府,要求各地政府通令布告,推促农民耕种,在令上要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吃不完的,任凭自由出卖,得了钱来供给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储蓄起来,或改田地,或经营商业,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农民一家缺少劳力耕田不完,或全无劳力一点不能自耕的,准许出租。租金多少,以两不吃亏为原则,由各处议定。
——摘自(1931年2月)毛 * * 《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
请回答:
(1)材料1《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有何意义条文中尚有哪些不适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政策规定
(2)比较材料2与材料1,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则的修正为什么作这样的修正
(3)比较材料3与材料1,土地政策又有哪些原则的修正为什么作这些修正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调整中可以获得什么教益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