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4分)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广大劳动者不懈追求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请愿人希望贵院注意到千千万万创造财富者的收支和那些相形之下对社会说不上有什么贡献的人所得有天渊之别;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的人民受苦挨饿。

——1842英国 * * 运动至英国议会的第二次请愿书

材料三 实行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把原来几十个以至上百个贫富不同,条件各异的生产合作社并在一起。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盆富拉平,让穷社共富社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讲义》

(1)结合历史背景,指出材料一主张的意义和局限性。(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并概括出现在这种社会问题的历史背景。(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人民公社弊端的后果。新时期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的?(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2分)

答案

(1)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有利于争取广大农民对太平天国 * * 的支持。(2分)局限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2分)

(2)社会问题:贫富分化明显。(2分)历史背影: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工人的生活条件却并没随之改善,使得社会矛盾激化。(2分)

(3)后果: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经济的正常发展。(2分)克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支配的自主权。(2分)

(4)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经济规律,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追求社会公平,避免贫富差距过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2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