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概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第一步 分析各层含义,把握材料信息 (1)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GDP总量居世界第六位,已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 (2)人均收入行业不平衡——国有经济单位依靠其垄断优势,比其他行业平均收人要高得多。人均收入城市分布不平衡——沪、京、浙、粤、闽五省人均收入是最低5省的2倍还多。 (3)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浙江城乡收入差距巨大,并且不断扩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杭州高档小区入住率低,多数为有钱的外地人。 (5)杭州西湖、市中心的房价远远超过杭州人均收入,富人大量挤入杭州市区,平民被迫迁移。 (6)贫富差距巨大,目前已达第二严重的“黄灯”,不采取措施,将扩大到“红灯”。 (7)汽车拉力赛说明,社会的高速发展要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否则将车毁人亡。 (8)阿根廷在本世纪初,由于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经济衰退,社会治安不稳定。 (9)2005年12月,香港游行。人们反对不公平、不透明的国际贸易规则,以及由此给本国产业及个人生计带来的损害。 (10)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很难进人世界市场销售,是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 (11)提高个人所得税的个税起征点,使中低收入者受益,调节社会分配。 (12)废除《农业税条例》,减轻农民负担。 (13)卫生总费用大幅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14)中国现有医疗费用占GDP比例高,但分配的公平性在世界上是倒数的(贫富、城乡差别巨大),表现有:个人支出占6成,中低收入者不堪重负;医疗保障体系落后(50%以上城市人口、90%以上农村人口无医疗保障);未就诊、未住院率高,其中农村比城市更严重。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医疗资源80%集牛于城市,医疗费用70%用于城镇人口。 (15)因病、损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医疗费用占GDP的14.6%,所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16)公平就业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会带动社会财富盈余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发展。 (17)我国已基本实现“普九”,科技人才队伍及机构数目庞大。 (18)城乡之间高等教育的机会的整体差距、省与省之间人均教育经费差别巨大。农村中小学基本教育运行费难以保障,超过40%的小学学校在使用危房。 (19)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资源享用机会不公平,产生教育乱收费问题。发达国家认为教育不公平是一种国家危机。 (20)财富和资源的分配受到我国人口多、土地少、农民多、人均GDP水平低的限制。要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要讲效率,只要国民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不平等程度自然缓和。讲公平就会影响效率,导致大家一起贫困。 (21)我国社会稳定,又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应大力发展经济。 第二步 分层概括 第一层(1)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 GDP总量居世界第六位,已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大国。 第二层(2-6,10,13-15,17-19)我国目前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的表现:收入不公平 (人均收入行业不平衡、人均收入城市分布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贫富差距巨大 (贫富收入差距、贫富消费份额差距)、医疗卫生事业不公平、教育不公平、国际上不公平的农业补贴。 第三层(11-12)国家通过税收协调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个人所得税、农业税)。 第四层(7、9、16、20、21)我国社会稳定,又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应大力发展经济。目前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经济发展的效率要以公平为前提;第二,经济发展要首先追求效率,自然会解决公平问题。 第三步 概括中心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GDP占有量非常落后,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现象严重,国家目前已从税收等方面着手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该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将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第四步 考虑字数,具体成文 我国GDP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增长迅速,但人均GDP占有量非常低,资源及财富分配不均、资源享用机会不公等、不公平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第一,收入不公平。包括:行业间、城市间、城乡居民间收入分配不平衡;第二,贫富差距巨大。包括:收入、消费份额差距;第三,医疗卫生事业不公平。包括:中低收入者不堪重负、医疗保障体系落后(农村几乎没有医疗保障);城乡医疗资源分配极不平衡;第四,教育不公平。包括:城乡之间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中小学基本教育运行费差距大、省与省之间人均教育经费差别巨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第五,国际上不公平的农业补贴等等。该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安定团结。我国政府已开始运用提高个人所得税个税起征点、取消农业税的手段来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