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0分)历史上的每次社会转型,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发展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1)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3分)请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特征?(3分)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作家司各特说:“在蒸汽机出现以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关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城市,这时工人在雇主眼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干活,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

(2)依据材料二,解读出蒸汽机的使用给英国工人生活带来的变化。(3分)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试述80年代我国实行“生产责任制”对现代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11分)

答案

(1)国家税收呈上升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3分)

特征:当时小农经济占主体,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3分)

(2)变化:居住地由乡村搬到了城市;与雇主之间由富有温情关系变成只有金钱关系;工作竞争压力增大。(3分)

(3)有利:“生产责任制”打破了人民公社僵化的经济模式,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农业得到了大发展,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8分)

不利:家庭为基础的“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不利于农业专业化、现代化发展。(3分)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甲公司和乙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账面余额为1014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1140万元。由于乙公司连年亏损,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偿付应于2009年12月31日前支付的应付账款。经双方协商,于2010年1月2日进行债务重组并于当日将相关手续办理完毕。乙公司用于抵债的资产在债务重组日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如下:

项目 公允价值 账而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系对丙公司股票投资) 800 790(2009年12月5日取得时的成本为700万元)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5000 3000(其原价为3600万元,已累计提取摊销600万元)
库存商品 2000 1500(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甲公司减免扣除上述资产抵偿债务后剩余债务的60%,其余债务延期2年,每年按2%收取利息,利息于年末按年收取,实际年利率为2%。重组债务到期日为2011年12月31日。
(2)甲公司取得的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仍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0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600万元(跌幅较大);2011年1月10日,甲公司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外出售,收到款项610万元存入银行。
(3)甲公司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5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假定税法摊销的年限及方法与会计规定相同。
(4)2010年10月1日,甲公司将上述土地对外出租转作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租赁期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合同规定每季度租金为100万元,于每季度末收取。
(5)2010年12月31日,收到第一笔租金100万元,同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6100万元。
(6)甲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仍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要求:

计算2010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编制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