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当你对生活环境感到极端厌倦,不妨“发发疯”松一松绞结的情绪。
我所说的“发疯”,当然不是病态的疯,而是超脱世俗框框,去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过,人究竟是人,“发疯”时,必须谨守做人的法则,这就是说,不要妨害他人,你尽管“发疯”。
英国邱吉尔时代,有次王室宴请内阁大臣,饭后,那些平日道貌岸然、威严不可近的老家伙们,突然变成顽童,嬉笑追逐,爬桌底,滚地板,大大地疯了大半天。
当时,是二次大战末期,纳粹大军压迫英伦,他们肩负民族存亡大任,内心的忧烦、苦恼,是不难想象的,也很自然。据记载,英王并不感诧异,只是微笑避开。
我是个“疯”劲很足的人,一有机会就想“疯”,一半是天性,一半是环境压力。
我这些年做人,真太辛苦了,要接受种种身心折磨,承受不了,就想反抗。但是,人之异于禽兽的是,禽兽遭遇袭击,必然反噬,人能容忍,容忍到极限,会造成自我伤害, “疯”,可以避免受伤,也可以医疗创伤。
“疯”,必须忘人忘我,忘却世间一切纷扰、是非、恩怨、得失,心境平和,洁净一如婴儿,才能达到“疯”的最高境界。
我曾在迪斯尼乐园乱跑乱闯,和米老鼠、唐老鸭一齐蹦蹦跳跳,孩子们怕走失,紧紧跟在我后面,直喘气, “疯”得很开心。
跟我一起“发疯”的人,有老家伙,也有小伙子,都能“疯”得很投入,因为我们懂得享受“发疯”的乐趣。
如想在现实环境中活得愉快,应该学习“发疯”。

下边是人“发疯”的前提条件的是______。

A.谨守做人的法则,不要妨害他人
B.忘我忘物,心境平和,清净如婴儿
C.人能容忍,容忍到极限
D.体现人的天性,“疯”得真诚愉快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B、D都是“疯”的境界。只有A才是人“发疯”的前提条件,在第三段中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有一类人,像古井。

  ②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时,都不会多看它一眼。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淘水来喝,这才惊异地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深,深不可测;掏上来的水,竟是那么的清,清可见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竟是那么甜,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

  ③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若愚,更是难上加难。

  ④世人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所拥有的抖出来让别人看。肚里有一分的,说自己有两分,有两分的呢,说自己有三分,以此类推。

  ⑤正因为这样,一旦发现了古井,便好似掘到了金山银库,有难以置信的惊喜━━以为它平而浅,实则它深又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知无不言。你掏了又掏,依然掏之不尽。每回掏出来的话语,都闪着智慧的亮光。你从中得到了宝贵的启示,你对人生有了坚定的信念。

  ⑥这口古井,不肯、也不会居功,它静静伫立,看你变化,看你成长。你若有成就,它乐在其中而不形之于外。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

1.请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井”有什么作秀品质?作者借“古井”赞美了什么样的人或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正面描写古井“才美不外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⑥段中与之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段侧面描写古井“才美不外露”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说“才美不外露”可贵,《马说》中韩愈以为“才美不外见”可悲。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