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1)全国人大通过上述决议是在行使什么职权?除此之外,全国人大还有哪些主要职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万余字的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理念始终贯穿其中。“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成为全文首篇。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什么的轨道上来?这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力改善民生是纲要的重点所在。纲要草案中设置的“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引人关注,其中涵盖扩大城乡就业规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等10大措施。

(3)纲要为什么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了强化。相比“十一五”规划仅仅是很短的一节,如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单设一章。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4)简要说明逐步扭转收差距扩大的趋势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要求,意味着将在分配领域实行平均主义。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重大事项决定权。②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等。

(2)①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3)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视和改善民生就是保护人民的利益。②重视和改善民生,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收入分配不平衡、差距过大,会使低收入群体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逐步扭转收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消除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促进社会公平,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在分配领域实行平均主义。实行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