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
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唐;杜甫
2.战争
3.残破凄凉(意对即可)
4.解释:(我)因感叹时事,看见悦目的花朵反令我泪流满面。(我)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叫声反令我心魂不定。
理解:此句从小处落笔,言见花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写春望之情,“感时” “恨别”二句概括广,是痛于国破,忧思于家事、家国命运的统一表现。上句伤于国事,所以“感时”;下局思念家人,所以“恨别”。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忧患的心情。(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