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材料二: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

化的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发展集体经济。

材料三:

(1)材料一是我国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政策的主要 内容。这次土地改革土地所有权( )(2分)

A.归农民个人所有

B.归集体所有

C.归国家所有

D.归地主个人所有(2)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河南/安徽)省的农民首创的。其主要内容是在(不改变/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6分)

根据材料三,指出1957年至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答案

(1)A (2)安徽 不改变 促进(3)变化:粮食大幅减产或减产。原因: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题目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的内容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选A。

第(2)问,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依据所学可以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首创的。其主要内容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8年以后,党中央因为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所以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使党和人民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