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2004—2014年我国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说明上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2分)
⑵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形式?(1分)
⑶1958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了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哪两场运动?(2分)
⑷出现上图所示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发展农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
⑴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 * * 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分,任意两点)
⑵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分)
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政策要切合农村实际;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分,任意一点)
题目分析:(1)依据图片以及所给的注释,可以看出,图片反映的是建国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 * * 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为了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进行改造采取的途径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1958年我国召开了八大二次会议,会上作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在农村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思想泛滥,这两场运动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和国家是实际情况,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4)分析图表可以看出,凤阳从1980年开始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开始了大包干,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实行,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的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对比归纳以上三种农业政策,可以总结出制定农村政策时要切合农村实际,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