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打破所有制形式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因为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缺乏活力,所以城市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①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产权制度,十四大以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内容就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综合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

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

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

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

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

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

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

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2874200051937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70-1940年日本以每年约4%的增长速度才以极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一个主要的工

业国。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2分)?为打破现代化的

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依据材料二,概

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2分)

(3)据以上材料,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3分)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