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22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想制取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他们使用如图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请回答: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 B _________ 。

(2)写出丙、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①在乙和丙之间增加上图中的a装置,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 (填“有”或“无”)。

②在丙的长导管下口处,接上图中的b装置,可以提高氯气的吸收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用制得的氯水分别进行下列实验:①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发生反应的粒子是_____;

②滴入Ag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滴管将制得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的实验方法是__              ___      

                                                                 

(6)为了提高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增强氯水的漂白能力,可向氯水中加入的试剂_____(填序号)。

A.CaCO3

B.Na2SO3

C.H2SO4

D.Ca(OH)2

答案

(1)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2)Cl2+H2OH++Cl-+HClO               Cl2+2OH=Cl+ClO+H2O

(3)①无     ②可增大Cl2与水的接触面积      (4) ①H+     ②Ag++Cl- ====AgCl↓

(5) 盐酸中和了氢氧化钠      次氯酸将酚酞氧化了   向褪色后的溶液里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是原因①,若溶液不变红说明是原因②          (6) A

(1)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AB分别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所以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Cl2+2OH=Cl+ClO+H2O。

(3)①a装置的目的是干燥氯气,但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是没有必要干燥的。

②根据装置的结构可知,通过b装置可增大Cl2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收效率。

(4)①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应该是H

②Cl能和硝酸银发生产生氯化银沉淀,方程式为Ag++Cl- ====AgCl↓。

(5)①由于碱液能是酚酞试液显红色,所以能使酚酞试液褪色的原因是盐酸中和了氢氧化钠,碱性降低引起的。又因为次氯酸碱液强氧化性,能把酚酞试液氧化而褪色。

②验证的方法是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即向褪色后的溶液里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是原因①,若溶液不变红说明是原因②。

(6)次氯酸能和亚硫酸钠以及氢氧化钙反应,所以选项BD不正确。硫酸是强酸,能抑制氯气和水的反应,C不正确。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但和次氯酸不反应,所以选项A正确。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