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民歌”对民间文学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大跃进民歌”运动是以“大跃进”为背景,与毛 * * 的文艺思想相关联,由毛 * * 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运动。“大跃进”民歌对民间文学产生了以下几点积极影响:
(1)民间文学创作主体的塑造和深化
“大跃进”民歌所以来的民间文学基础,使工农兵群众真正成为新的文学主体,“五四”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局面被彻底颠覆。
(2)歌谣搜集整理工作的深入
当时的《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论,指出这“对于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首先是诗歌和歌曲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郭沫若为此发表了《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答(民间文学)编辑部问》。周扬主持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民间文艺研究会的民歌座谈会,发出“采风大军总动员”。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周扬作了《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的发言。在此前后,中共各省、市、自治区委员会,也发出相应的“收集民歌”的通知。接着,在全国范围,掀起“大规模搜集”民歌,和写作“新民歌”的热潮。
(3)民间歌谣研究的延伸
歌谣学在我国有深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继“五四”时期之后的又一次研究热潮。在整体研究方面,有天鹰的《论歌谣的手法及其体例》,张紫晨的《歌谣小史》、朱介凡的《中国歌谣论》等;在不同样式和不同的地方、民族歌谣研究方面,有黄勇刹的《壮族歌谣概论》,钱静人的《江苏南部歌谣简论》,天鹰的《论吴歌及其他》,韩燕如、郭超的《爬山歌论稿》,王克文的《陕北民歌艺术新探》,枫波的《鄂西山歌初探》,赵宗福的《花儿通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