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 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 秋思》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寐, * * 白发征夫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6.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答案

1.表现了作者立志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士情怀。(意对即可)

2.写出边塞的荒凉、冷清的景致。(意对即可)

3.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意对即可)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C

6.D

单项选择题
解答题

2009年8月15日,公安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对酒后驾驶的行为一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法定处罚上限实施,“禁酒令实施以来,广大驾驶员遵守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文明驾驶行为.全国各地交通安全事故明显下降.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驾驶员酒后驾驶车辆在直线行驶时车子走了”S”型轨迹,当他经过收费站停车缴费时,车离缴费窗口很远就停了下来,上坡起步时车子后滑一米多,发动机好几次熄火还没将车子起步.以上多种情况可能是酒精麻醉了该驾驶员的______,至使手脚动作失去协调与准确性.

(2)“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是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A.“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⑤视觉中枢  ⑥视神经

B.某驾驶员看到发红灯亮就停车做出反应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______.

C.从反射形成的过程看,此反射属于______.

(3)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曲霉菌          D.乳酸菌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在15℃的室温条件下,选用40只大小一致、生命活力相同的成年水蚤分成四组,分别放置在体积分数为5%、10%、15%、20%的酒精溶液中,依次观察了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ABCD
酒精体积分数5%酒精10%酒精15%酒精20%酒精
水蚤心率(次/10秒)242117死亡
A.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真实可靠,应在表格中增加一组用______进行的对照实验,以了解水蚤的正常心率.

B.实验结果表明,酒精的体积分数越大,水蚤心率______,由此可以推论,酗酒

会______(填“危害”或“促进”)人体健康.

C.请将表中数据转换成坐标曲线图绘在下边的方框内.

(5)请你设计一句关于禁酒令的宣传词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