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假设你是一名政府机关公务员欧阳XX,从2005年12月28日《XX日报》上看到了给定材料中第4—8段内容的报道,请将4~8段材料中反映的所有问题概括总结,提交本部门领导审阅。字数400字以内。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各地圣诞节“狂欢”成了许多年青人过节的重要方式,但“狂欢”之余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火灾暴露消防安全措施缺失,突显政府治理重大事件“不透明”。2005年12月25日,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檀岛酒吧发生火灾,虽然消防部门及时赶到,死伤仍十分惨重。死亡26人。死难者均为年青人,其中最小的15岁。事故发生时,酒吧内人数暴满,能见度最多只有三四米。事故发生后,记者在事故现场的采访被禁止,媒体发表的是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通稿。通稿认为导致火灾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内部装饰使用的易燃材料,对其他相关细节没有明确的说明。 平安夜狂欢造成治安混乱,环保意识有待提高。2005年12月24日晚,几十万成都市民手持冲气棒走上街头狂欢。一时间,交通陷入瘫痪,垃圾成山。绿地、路灯、公共设施被严重损坏,一片狼藉。交警、民警、公安局的指挥车一齐进行疏散、清场工作。人们应树立环保意识,拒买塑料充气棒等不能进行回收处理的物品,防止能源的巨大浪费。[解题思路分析] 第一步:明确作答要求 本题属于概述题。概述型试题的解答,一定要根据给定资料,针对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具体分析如下: (1)概述范围:“给定材料4~8”。 (2)概述内容:指定资料中反映的所有问题。 (3)概述要求:机关工作人员欧阳XX的虚拟身份。 (4)字数限制:400字以内。 第二步:审读给定资料 带着问题,阅读给定资料4~8。勾画关键词、关键句,做标注。 概括各层信息,如下: (4)广东檀岛酒吧2005年圣诞节火灾死26人,最小的15岁。调查得知在酒吧过圣诞节的多为16-20岁已工作的年轻人,酒吧在圣诞节容纳人数过多,消防和安全措施不到位。 (5)政府对待特大事故的态度不透明,不允许记者采访、在事故的相关细节上遮遮掩掩、不愿把事故作为认真检讨和吸取教训的机会。这样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也不能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6)2005年蓉城平安夜不平安。几十万市民手持冲气棒狂欢,公安局出动维护治安,进行疏散。 (7)成都人在平安夜玩充气棒狂欢,交通瘫痪,垃圾成山,广场绿地、路灯、公共设施被严重损坏,一片狼藉。塑料物品不可回收,造成污染,浪费能源。 (8)经营者为图利益狂卖冲气棒,学生狂欢,没有环保意识。 具体分析如下: 12月27日下午,记者从一位处理事故的领导手中看到的26名死难者年龄中,最小的是坦洲镇中学两名15岁的学生,而最大的一人是来自广西的打工仔,但也不过28岁。死难者主要分为三部分,绝大部分是坦洲镇当地已经工作的年轻人,1981年、1983年、1985年出生的居多,少部分是在校学生,还有四五名是客死他乡的打工仔。 [揭示问题] 酒吧过圣诞节的多为16-20岁已工作的年青人,酒吧在圣诞节容纳人数过多,消防和安全措施不到位。 当地新闻媒体一律使用政府部门提供的通稿,让人有强烈的“隔膜”感。有识之士指出,特大事故本来是个绝好的消防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的机会,但在事故发生的相关细节上遮遮掩掩,不愿把事故作为认真检讨和吸取教训的机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她认为,真正的消防意识的加强!是必须把所有的真相告诉人们,给人们一个具体的切切实实的概念,而不是空洞地叫喊要“吸取教训”。 本报记者对伤员的采访和对受难者遗体的探视,都是靠受难者家长的暗中支持,得以“混”进现场,对事故现场图片的拍摄,靠的是偷偷将照相机藏在衣服中。为什么非要让肩负向公众传播更多真相之重任的记者们靠所谓的无聊的计谋在现场“穷混”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大大方方地采访,大大方方地了解事情的更多细节呢 [揭示问题] 政府对待特大事故的态度不透明,不允许记者采访、在事故的相关细节上遮遮掩掩、不愿把事故作为认真检讨和吸取教训的机会。这样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也不能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12月24日晚,成都天府广场,春熙路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十多万人,他们在街头相互追打同时用充气棒敲打不相识的路人的头部和车辆取乐,随后将用过的“武器”随手丢弃。一时间。交通陷入瘫痪,垃圾成山。天府广场绿地、路灯、公共设施被严重损坏,一片狼藉。 据统计,锦江区那两天的垃圾数量达到80多吨,比平常多出40多吨,充气棒就达到了十多吨。而青羊区的垃圾数量也比平常多了40多吨,充气棒的数量也有十多吨。 据成都市环保宣教中心新闻办负责人介绍,像充气棒这样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不可降解物质,它的理化性能可以不发生变化长达60年到100年。如果地下填埋物中不可降解的垃圾太多,将对土壤结构造成一定影响,会切断地下水源和水循环。另外,如果对塑料进行焚烧处理,对大气也会造成污染。 [揭示问题] 成都人在平安夜玩充气棒狂欢,交通瘫痪.垃圾成山,广场绿地、路灯、公共设施被严重损坏,一片狼藉。塑料物品不可回收,造成污染,浪费能源。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杨副院长认为,有关部门及市民要从源头上树立环保意识,拒买塑料充气棒等不能进行回收处理的东西,以此防止能源的巨大浪费。 女揭示问题:市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一名姓伍的摊主向记者透露,2005年圣诞节他挣欢了。“5天卖了80多万根,挣了十多万元呢!”他说,其他几个摊主的生意也跟他不相上下。 [揭示问题] 经营者为图利益狂卖冲气棒,学生狂欢。没有环保意识。 第三步:合并同类信息 将同类信息,归纳、合并,整理思路。 第四步:作答成文 根据上文分析,整理思路,概述成文,注意题目400以内的字数限制。以下是根据分析作答的文章。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