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变革?变革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2)材料二表明我国在这一时期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变革?变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否发生了变化?(3分)

(3)材料三的民谣反映的是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项改革?这项改革开始于什么地方?(4分)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概括出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答案

(1)土地改革(2分)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分)

(2)农业合作化运动(2分)有变化(1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安徽凤阳小岗村(2分)

(4)土地制度的变革;恰当的农业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答出其中一点或者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2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材料一选自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所以,这里说的是土地改革。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材料中已经给出,即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做材料题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关键点。

(2)本题考查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5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判断,这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土地所有制,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的土地所有制,所以,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3)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大包干”可以判断这段材料说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综合概括能力。三则材料分别说的是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时期,制定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土地政策,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于农村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向大自然的鸟巢派出了不少“间谍”,这是一些袖珍电子仪器,包括能自动录音的微型窃听器,与此同时,科学家又用望远镜或录像机仔细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并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应用这些方法,弄清了不少“鸟语”的含义。  

  1977年英国巴思大学生物学家哈维博士别出心裁地设计制造了一枚“电子鸟蛋”。它可以测出鸟孵卵时的声音等多方面的情况。  

  鸟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呢?   

  “鸟语”的含义极为丰富,有寻找配偶的鸣唱,也有互相联络的歌声,还有报警、示威、恫吓敌害的叫声等等。  

  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鸟类学家佛令博士发现,正像美国人讲英语、法国人讲法语一样,美国乌鸦的“语言”和法国乌鸦的“语言”也不相同。佛令斯用高质量的录音带,录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地方乌鸦的报警声,然后设法放给当地乌鸦听,它们会立刻飞走。可是。放给法国的乌鸦听,它们却无动于衷。反过来,播放法国乌鸦的报警声,宾夕法尼亚乌鸦也没有反应。看来,它们彼此“语言”不通。除了报警,其他像求偶、召唤、觅食等“语言”,法国和宾夕法尼亚乌鸦的“词汇”也不相同。      

  除乌鸦外,佛令斯在研究了海鸥以后,也发现有这种情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鸟类专家,对乌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一本《鸟类语言学辞典》。他们统计了二三千种的“语言”。 

  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为人类服务。在法国有人把乌鸦挣扎时的痛苦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再拿到田间播放,临近的乌鸦听到这种声音就惊慌而逃。10天内,这群乌鸦再也不敢飞这个地方采。若用此法驱散群集飞机场的鸟类,避免飞机和它们相撞而失事,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利用益鸟求偶或合群的召唤叫声的录音,可引来益鸟,使它们啄食害虫,保护森林和庄稼。       

1.本文可分三大部分,请在下面的序号内用“‖标出”。   

  1     2     3     4     5     6     7     8   

2.第1段中,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作答。         

                                                                                                 

3.第6段画横线文字,说明了鸟类的什么特点?    

                                                                                                 

4.第8段中,运用了一个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5.请简要分析第4段中“极为”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