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需要转变观念,扎实推进。

2014年3月23日河北新闻网报道:京津冀一体化首枚棋子落定,中关村将牵头建立一条“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以下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1980年,曾到美国硅谷考察的中科院里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偷偷”成立了一家全新的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1983年,陈春先的做法得到中央领导明确支持,在其示范效应下,到1984年,以四通为代表的大批民营科技公司成立,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

9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特别是洋品牌开始抢滩中国,大多数从事“搬箱子”生意的科技贸易企业没落了,打造自己品牌的联想、方正等企业开始扬威市场。

1999年,经国务院批复,中关村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关村成为科技就是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2009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发布,明确中关村的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请依据材料并结合历史背景,概括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崛起的国内外因素。(8分)

答案

国内:改革开放的实行,特别是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推动了中关村企业的更新和发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促使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创新与奋斗。

国际: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趋势加强。(8分)

题目分析:本题需要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考虑,国内需要考虑的是:一当时的国内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及其深入发展,二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即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三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研究人员的努力;从国际因素来考虑,西方先进科技的引领作用,以及全球化的发展使我们学习西方技术成为了一种可能。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