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民间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来制取硝酸钾。其主要生产流程为:

(1)操作a的名称        

(2)写出步骤①中生成MgCO3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滤液可重复使用的理由是                           

(4)参考右图,解释生产流程中用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而用

冷却结晶得到KNO3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滤  (2)Mg(NO3)2+ K2CO3==MgCO3↓+2KNO3

(3) 滤液中含有较多的KNO3(或重复利用滤液中的KNO3,节约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分析:(1)过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的常用的操作方法,该操作后可得到滤液和固体滤渣;

(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硝土中的硝酸镁、硝酸钙可与草木炭的主要成分碳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沉淀及硝酸钾;

(3)冷却至室温过程中,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时,仍有部分硝酸钾溶解在滤液中;可再次参与制取硝酸钾,进行硝酸钾的提取;

(4)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不同,利用这个差异解释生产流程中用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而用冷却结晶得到KNO3晶体的原因.

解答:解:(1)根据操作a完成后得到滤液和固体物质滤渣,可判断操作a为过滤操作;

(2)硝土中的硝酸镁与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为Mg(NO32+K2CO3═MgCO3↓+2KNO3

(3)降温结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因此,滤液中还较有较多的硝酸钾,通过再次操作可继续获得硝酸钾晶体;

(4)根据溶解度曲线图,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在获得氯化钠晶体时应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变化较大,采取降温结晶获得硝酸钾晶体更为方便;

故答案为:

(1)过滤   

(2)Mg(NO32+K2CO3═MgCO3↓+2KNO3

(3)滤液中含有较多的KNO3(或重复利用滤液中的KNO3,节约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