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企业综合评价方法中,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之间比重的分配大致按照()来进行。

A.5:3:2

B.2:5:3

C.3:5:2

D.3:2:5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公司财务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此外还有成长能力。它们之间大致可按5:3:2来分配比重。

综合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吾人今日之开化非真正之开化,为防止十年后之弊病,惟在于兴办真正之学校……” 木户孝允在充分比较了欧美等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状况,提出政策建议:在追赶西方列强的过程中,日本应当仿效和学习法国学制为宜。

——摘自《日本文明史》

材料二 近代教育改革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将挽救民族危机与培养具有变法维新思想的富国强兵有用人才相结合,大力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中国旧有的教育体制。

——田梅英《清末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材料三 明治天皇名义发布了《教育大旨》,用至高无上的“诏敕”明确规定学校的教育“要专事阐明仁义忠孝”,从政治上束缚学生的思想,着力培植带有忠君爱国头脑的、懂得近代知识技能的工具。

——摘自《日本文明史》

材料四   五更里,天将明,鸡声报晓。……从今后,抖精神,大家振作。富出钱,贫出力。事事认真。那日本,三十年,转衰为盛。我中国,能改变,怎不如人。兴学堂,讲工艺,农商矿产。保利权,争国体,不让毫分。外洋人,虽强悍,并非神怪,怎见得,我中国,不可相争。……作一段,吧五更,唤人治梦。惟愿的,我中国,永升太平。

——1904年,陈独秀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叹五更一伤国事也》

(1)概括材料一中有关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一项中国维新派教育改革的内容。与日本教育改革成效相比,中国教育改革结果如何?(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近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

(4)材料四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了救国方案?(3分)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