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6岁,近1年反复出现中上腹疼痛,伴反酸、嗳气,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无呕血或黑便。既往有胃溃疡病史。近期无特殊药物服用史。无明显体重下降。查体剑突下轻压痛,余无特殊。

提示: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后,胃镜提示:胃窦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胃体黏膜以红为主;黏膜水肿伴充血。以下哪些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是正确的?()

A.BAO降低或正常

B.严重时可出现PGⅠ水平及PGⅠ/Ⅱ比例下降

C.餐后血清G-17水平上升

D.血PCA和IFA阳性

E.Schilling试验阳性

F.胃黏膜层固有腺体被纤维组织或纤维肌性组织替代

G.胃黏膜炎症细胞浸润引起固有腺体数量减少

H.黏膜层有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细胞浸润

答案

参考答案:A, B, F, G, H

解析:

1.对于上腹痛伴消化不良患者,首先考虑胃病,则以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为佳。而其他检查如超声、消化道钡剂造影和CT可以后续选择。而胃蛋白酶原和促胃液素(即胃泌素)测定,则主要作为胃体和胃窦腺体萎缩的辅助检查,或者用于分析胃酸分泌过多的疾病,可在胃镜检查后选择检查,但并非首选。

2.根据胃镜提示结果,考虑该患者为萎缩性胃炎胃窦为主,即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因此,在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可以出现:①胃液分析: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正常或低酸。②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测定:研究证明,胃体黏膜萎缩时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Ⅱ比例下降,严重时可伴餐后血清G-17水平升高;胃窦黏膜萎缩时餐后血清G-17水平下降,严重时可伴PGⅠ水平及PGⅠ/Ⅱ比例下降。③免疫学检查: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在A型胃炎90%可出现阳性。④血清维生素B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能检测维生素B在末段回肠吸收情况。维生素B缺乏和吸收障碍有助于恶性贫血的诊断。⑤慢性胃炎多数是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萎缩:即胃固有腺体减少。胃黏膜萎缩组织学上有两种类型:①化生性萎缩:胃固有腺体被肠化或假幽门腺化生腺体替代;②非化生性萎缩:胃黏膜层固有腺体被纤维组织或纤维肌性组织替代或炎症细胞浸润引起固有腺体数量减少。

3.目前并无依据证实酸性饮食有助于改善萎缩性胃炎。另外根据2012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并证明此标本并非来于癌旁者,根据内镜和临床情况缩短至6个月左右随访一次;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立即确认,证实后予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并非需要马上外科手术。

4.糖类抗原等肿瘤标志物并非为判断萎缩性胃炎进展与否的标准,应该以内镜和病理学检查为主。至于血H.pylori抗体检测则不适用于判断治疗结果。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