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辩论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仅局限于一审程序中开庭审理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

B.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诉状和答辩状是其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

C.证人出庭陈述证言是证人行使辩论权的一种表现

D.督促程序不适用辩论原则

答案

参考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辩论原则。   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相互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辩论权之行使贯穿于诉讼的整个过程,即贯穿于从当事人起诉到诉讼终结的整个过程,不限于一审程序中开庭审理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因此,A项错误。   辩论的表现形式及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辩论既可以通过口头形式进行,也可以运用书面形式表达,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诉状和答辩状就是在行使其辩论权。因此,B项正确。   《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据此可知,辩论权行使的主体是诉讼当事人,证人不是诉讼当事人,证人出庭陈述证言是证人在履行作证义务,而非是在行使辩论权。因此,C项错误。   辩论原则是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进行对质和辩论的情况。而督促程序是一种非讼程序,它不解决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争议。在整个程序过程中,没有双方当事人对质,不存在对债权债务关系本身的争议问题,也就没有辩论原则适用的余地。因此,督促程序不适用辩论原则,D项正确。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

  将战术的基本规律抽象出来,用数字方法演绎出一套理论和战术原则,这就是数理战术学。数理战术学是数学与战术的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战术研究中的应用。数理战术学把反映作战过程中最本质、最要害的东西抽象出来;将交战和伤亡过程用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随机过程的方式加以描述;将作战目的抽象为目标函数;将双方指挥员看作为“理智的”,即都为争取实现各自最大的利益而努力;从而建立起公理化的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演绎,这就是数理战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数理战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工程师FW兰彻斯特在1915年提出的关于空战战术的尝试性数学模型――兰彻斯特 (Lanchester)方程,他在这个模型中________用常微分方程组描述敌对双方兵力的消灭过程,定性地说明了集中兵力的原理。二次大战以来,对lanchester方程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又出现了随机格斗等其它描述战斗过程的数学模型。但截止八十年代,数学在战术学中的应用只停留在模型阶段,主要用于分析、预测战争的可能,并未与战略战术决策深入结合。

  九十年代初期,许多中国学者将数学公理化方法引入战术研究,提出了“规范战模式”等一系列新概念,将武器装备的效价、作战效果与火力分配策略等概念有机结合起来。武器装备的效价以其在作战中的效果来衡量,而作战效果以对对方总效价的毁伤来衡量,不仅依赖于其性能,而且取决于火力分配策略以及对方的效价;火力分配策略则总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作战效果为目标。将这些原则用公理的形式表达,给出了统一的定义,证明了规范交战模式的存在与惟一性定理,给出了有关算法。由此引申出来的一系列结果符合战术常识,深化了定性研究的结果,对战术概念有所创新,对战术运用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第三段所说的“原则”的一项是()。

A.用实战效果来衡量武器的效价

B.把武器性能及对敌方的毁伤效果结合起来评价作战效果

C.评价作战必须考虑毁伤敌方的总效价

D.以获得尽量大的成果为目标来分配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