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女性,28岁,大专毕业,未婚,工人,心情不好,暴饮暴食5年。
自我陈述:父亲有神经官能症史。我皮肤比较黑,自从我记事开始父母就看不起我,经常说我没出息,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我从小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比别人优秀,要用我的成功来改变父母原来对我的看法和偏见。我是在痛苦中度过我的童年的。5年前的夏天,我独自一人去北京某大学租房复习考研,当年没能考上;第二年我又考过一次,也没考上。这两次考研,事先都没跟父母讲过,我原本想考上研究生后,让父母看到我是一个有出息的人,可是我没做到,这让我感到前途很悲观。从那以后,我开始晚上睡不好,有时很早就醒了;白天又头昏头痛。心情越来越不好了,很自卑,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又不会与人交际,没有男孩子喜欢我。我的好多同学已经有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和事业,而我却一无所有。这么多年来,我没有过正常的状态,一直独自承受着痛苦,我觉得做人没有多大意思,但真要去死又很矛盾,还不甘心就这样死掉。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吃东西,控制不住,有时一顿要吃平时3天的食物量。其实我很怕胖,这样吃东西让我感到十分苦恼,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以前很瘦,只有90多斤,现在有130多斤了。看看别人都很开心,可我就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样样不如别人,能力也没有了,我一无所有,全世界每个人都比我好。觉得我对现在的工作提不起一点兴趣,想换个工作又一时难以找到称心的。父母现在还不知道我早就生病了。这几天我实在受不了,控制不住地吃东西,不想与人交往,梳妆打扮也无所谓,白天多躺在床上,我是瞒着单位的人和父母来看病的。
心理测验:
咨询前SDS粗分62分,SAS粗分51分。
SCL-90
躯体化:3.6 强迫:1 人际关系:2.4 抑郁:2.4 焦虑:3.5
敌对:1. 恐怖:2.8 偏执:1.2精神病性:1 其他:3.1
EPQ量表测验剖析图:
P:90 E:25 N:75 L:20
MMPI量表T分
L:0 F:45 K:15 Hs:80 0:100
Hy:50 Pd:40 Mf:35 Pa:55 Pt:70
Sc:40 Ma:15 Si:70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若该求助者的MMPI测验结果有效,请根据两点编码法进行解释。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对求助者的MMPI结果的两点编码法分析如下: (1)基本原理 MMPI的两点编码的类型是由临床量表剖析图中得分最高的两个量表构成,构成编码的量表的T分需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中国常模为60分,美国常模为70分)并由该量表数字名称顺序记之。编码类型通常只考虑量表1(Hs)、量表2(D)、量表3(Hy)、量表4(Pd)、量表6(h)、量表7(h)、量表8(Sc)及量表9(Ma);而量表5(Mf)及量表0(Si)不参加编码。 编码类型分为突出编码和非突出编码,突出编码类型中分数最低的量表要比其他没有进入编码的其他临床量表中分数最高者至少高出5个T分,两者相差不足5个T分的称为非突出编码。 MMPI的解释主要是考虑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那个分量表的T分在70以上(按美国常模),或T分在60分以上(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在用两点编码法进行解释时,如各临床量表的高分点很多,应逐个配对解释。尤其要对最高点特别重视。同时,要注重考察图形的整体模式,因为多个量表组成的编码和模式更具有临床的稳定性。 (2)各临床量表分析 在求助者MMPI的临床量表中,T分在60以上的临床量表有: 量表1(Hs),该量表可能表现出即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疑病倾向。 量表2(D),该量表得分高者常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 量表7(Pt),该量表高分者表现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以及内疚感,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Pt量表与D和Hs量表同时升高则是一个神经症测图。 其余量表分在正常范围。 (3)两点编码分析 根据求助者MMPI临床量表分,可知,求助者分数最高的两个临床量表为量表2(D)和量表1(Hs),并且编码类型中分数最低的量表1(Hs)的T分高于未参加编码的其他临床量表中分数最高的量表7(Pt)10个T分,因此,求助者的MMPI两点编码为12/21突出编码。 求助者的MMPI的剖面图形态呈现左高右低的神经症性剖面图。出现这种剖面图的患者常有躯体不适,并伴有抑郁情绪,这组高分者可诊断为疑病症或轻性抑郁症。如为1、2、7剖面图则可诊断为焦虑症。 综合各临床量表及两点编码的分析,求助者的神经症的诊断是成立的。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