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女性,28岁,大专毕业,未婚,工人,心情不好,暴饮暴食5年。
自我陈述:父亲有神经官能症史。我皮肤比较黑,自从我记事开始父母就看不起我,经常说我没出息,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我从小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比别人优秀,要用我的成功来改变父母原来对我的看法和偏见。我是在痛苦中度过我的童年的。5年前的夏天,我独自一人去北京某大学租房复习考研,当年没能考上;第二年我又考过一次,也没考上。这两次考研,事先都没跟父母讲过,我原本想考上研究生后,让父母看到我是一个有出息的人,可是我没做到,这让我感到前途很悲观。从那以后,我开始晚上睡不好,有时很早就醒了;白天又头昏头痛。心情越来越不好了,很自卑,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又不会与人交际,没有男孩子喜欢我。我的好多同学已经有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和事业,而我却一无所有。这么多年来,我没有过正常的状态,一直独自承受着痛苦,我觉得做人没有多大意思,但真要去死又很矛盾,还不甘心就这样死掉。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吃东西,控制不住,有时一顿要吃平时3天的食物量。其实我很怕胖,这样吃东西让我感到十分苦恼,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以前很瘦,只有90多斤,现在有130多斤了。看看别人都很开心,可我就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样样不如别人,能力也没有了,我一无所有,全世界每个人都比我好。觉得我对现在的工作提不起一点兴趣,想换个工作又一时难以找到称心的。父母现在还不知道我早就生病了。这几天我实在受不了,控制不住地吃东西,不想与人交往,梳妆打扮也无所谓,白天多躺在床上,我是瞒着单位的人和父母来看病的。
心理测验:
咨询前SDS粗分62分,SAS粗分51分。
SCL-90
躯体化:3.6 强迫:1 人际关系:2.4 抑郁:2.4 焦虑:3.5
敌对:1. 恐怖:2.8 偏执:1.2精神病性:1 其他:3.1
EPQ量表测验剖析图:
P:90 E:25 N:75 L:20
MMPI量表T分
L:0 F:45 K:15 Hs:80 0:100
Hy:50 Pd:40 Mf:35 Pa:55 Pt:70
Sc:40 Ma:15 Si:70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倾听技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既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对方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诉说自己的烦恼。使用倾听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倾听时咨询师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求助者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五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来对求助者的倾诉做出反应,比如,“噢”、“嗯”、“是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目光注视、微笑等。 (2)倾听不仅用耳,更要用心。不但要听懂求助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有时求助者说的和实际的并不一致,或者求助者避重就轻,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本质性的问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性是许多人羞于启齿、极为敏感的问题,因此,求助者常常只谈些皮毛的问题或打“擦边球”,有时他们希望咨询师能听出问题,主动地向他们询问。 (3)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咨询者要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求助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4)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反应的目的既是为了向求助者传达咨询师的倾听态度,鼓励求助者叙述,促进咨询关系,同时也是为了深入了解,澄清问题,促进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理解和求助者对自己的了解。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