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下面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关知行关系的材料: 材料1 “生而知之者,上也”、“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 “行高于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材料3 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者,尤多也。且人类之进步,皆韧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哉,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 材料4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请回答: (1)材料1、2、3各是什么样的知行观 (2)材料2和3有什么异同 (3)材料4是什么样的知行观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材料1是唯心主义的知先行后观,材料2是唯物主义的行先知后观,材料3是唯物主义的行先知后、行易知难观。 (2)材料2和3的相同之处是行先知后,不同之处是:材料2是纯思辨的观点,材料3则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科学科技发展史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解释知行学说。 (3)材料4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是毛 * * 在其哲学著作《实践论》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两千多年来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争议进行的批判性总结和革命性改造,并将其融合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