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演示文稿”命令,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再打开相应的命令,完成下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注意:下面出现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演示文稿PPT.ppt,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对此文稿的修饰并保存。
(1)在第一张幻灯片标题处键入“丢手绢”文字,设置成隶书、倾斜、48磅,红色(请用自定义标签的红色250,绿色0,蓝色0)。剪贴画部分的动画设置为“进入效果—基本型—盒状”、“内”,标题和文本为“进入效果—基本型—盒状”、“外”。动画顺序为先标题、再对象、后文本。将第一张幻灯片移动到最后,作为第二张幻灯片。
(2)使用演示文稿设计中的“Edge.pot”模板来修饰全文。全部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成“向右上插入”。

答案

参考答案:[解题步骤]
步骤1 在“考试模拟系统”中选择“答题→演示文稿→PPT”命令,将演示文稿“PPT.ppt”打开。在第一张幻灯片的主标题处输入文本“丢手绢”。选定文本后,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文字体”中选择“隶书”,在“字形”中选择“倾斜”,在“字号”中输入“48”。
步骤2 在“颜色”中选择“其他颜色”命令,在弹出的“颜色”对话框“自定义”选项卡的“红色”中输入“250”,在“绿色”中输入“0”,在“蓝色”中输入“0”,连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3 首先选定设置动丽的图片,然后选择“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弹出“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在“添加效果”中选择“进入→盒状”,在“方向”中选择“内”;随后再选定设置动画的文本,选择“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弹出“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在“添加效果”中选择“进入→盒状”,在“方向”中选择“外”。同理设置标题的动画效果。在任务窗格中部,用鼠标拖动对象名称可以调整动画播放的顺序。
步骤4 将鼠标光标移动到窗口左边的大纲视图中,选中第一张幻灯片的缩位图,将其拖动到第二张幻灯片的后面。
步骤5 选择“格式→幻灯片设计”命令,在屏幕右侧弹出“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单击窗格下方的“浏览”按钮,打开“应用设计模板”对话框,打开“Presentation Designs”文件夹,选择对应的模板名,单击“应用”按钮即可。
步骤6 选择“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命令,在弹出的“幻灯片切换”任务窗格中单击“向有上插入”,并单击“应用于所有幻灯片”按钮。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乱时期,所谓“春秋无义战”就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正是由于那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尚未形成,所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才得以出现。稍懂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时候,作为知识分子的“士”阶层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场合比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游说”来谋求改变自己的地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样便在一方面充分地挖掘出他们自己的智慧,另一方面纷乱的世界日益呈现出其不合理性,“礼崩乐坏”,旧的秩序破坏了,新秩序尚未建立,又使社会呈现出许多荒废的现象。而知识分子对宇宙和人生则有一种比较稳定的看法,诚如孟子所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正是由于“士”阶层有他们的“恒心”,亦即有自己比较固定的思想信念,具备了超过一般人的智慧,所以他们能对纷繁不合理的世界持批判的态度。一方面不满意现实,一方面面对现实又无可奈何。所以他们往往以游戏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乖舛、丑拙、鄙劣当作一种有趣的东西加以嘲弄乃至欣赏,用“笑”来撕破笼罩在各种人物关系上的假面具,使其露出滑稽可笑的真面目,幽默于是就这样产生了。

  此外,先秦各国宫廷里还活跃着另外一种人物——优。这一点同英法古代宫廷的情景差不多。《左传》《国语》《战国策》诸书里都提到过“优”的存在,《史记》更是堂而皇之地列了《滑稽列传》,为优伶作传。汉初以优俳身份侧身朝廷的,有东方朔、枚皋等人。这种人物往往也能在政治舞台上扮演幽默的角色。先秦时期,各国国君是主人,臣下百姓是奴仆,给皇帝提意见称为“谏”,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但是倡优可以是例外,他们能以戏谑的态度,用常人所不敢的滑稽、幽默的语言和动作逗国君或皇帝高兴,甚至与国君开玩笑,顺便进行讽谏,这便是所谓的“谲谏”。著名的优孟以及汉代的东方朔都玩过这一类花样,他们的一些故事早已成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典故了。

  总起来说,先秦至两汉的幽默最常见的是讽谏、滑稽一类事件,而最善于创造这类幽默的有两种人:一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和智慧的诸子和“游说”的谋士;二是那些善于“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滑稽多智的“优”“俳”。正是这两类人在先秦、秦汉宫廷中上演了一幕幕幽默的滑稽剧。这些宫廷滑稽剧让人们笑了两千余年,至今仍未完全失去魅力,仍然可以使人再笑若干年代。(节选自赵志伟《幽默的中国人》)

1.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行为的介绍,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场合比较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B.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以较固定的思想信念对纷繁不合理的世界持批判的态度。

C.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不满意可是他们又无可奈何。

D.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以游戏的态度来赞赏那些有趣的或是丑恶的人事和物态。

2.下列对“谲谏”有关内容的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谲谏”是用滑稽、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与国君开玩笑,逗国君高兴,顺便进行讽谏。

B.“谲谏”源于汉初,代表人物东方朔、枚皋等人以优俳身份在朝廷中扮演幽默的角色。

C.“谲谏”是没有任何危险的,以戏谑的态度给国君或皇帝提意见,他们会愉快地接受。

D.“谲谏”的故事连篇累牍,先秦著名的优孟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是古代家喻户晓的笑星。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是一个动乱的时期,可以产生幽默,可见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条件下是不容易产生幽默的。

B.戏谑的态度,幽默的语言和动作,是优俳与君王打交道的手段,破坏旧秩序,建立新秩序才是目的。

C.《左传》《国语》《战国策》诸书里都写过“优”,说明“优”在政治舞台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D.先秦两汉的诸子、谋士以及“优”“俳”创造的以讽谏、滑稽为主的幽默,至今还有一定的魅力。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