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情:2006年5月24日,受雇于刘某(车主)的张某驾车运货,途经一木桥时,桥断裂,连车带人掉入河中。张某摔伤后自费看病支付医疗费上万元。刘某多次找到该桥所有人南河公司索赔,无果。刘某于2007年1月25日将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汽车修理费、停运损失费共计13.5万元。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此案,指定了15日的举证期限,在此期间刘某向法院提供了汽车产权证、购车发票等证据。一审开庭时,刘某又向法院提供了修车发票。庭审调查中,被告南河公司主张该证据已超过举证期限,丽刘某则解释说,迟延提出证据是因工作忙,未能及时索取发票,最后法官仍安排双方对该证据进行质证。经双方同意,法庭主持该案调解。在调解中,被告承认确有工作疏漏,未及时发布木桥弃用的公告;原告也承认,知道该木桥已弃用,但没想到会断裂。双方最终未能达成调解协议。2007年3月16日,法院依据双方在调解中陈述的事实和情况,认定被告承担主要责任,原告承担次要责任;并根据相关证据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汽车修理费、停运损失费共计 8万元。刘某当即表示将提起上诉。
2007年3月29日刘某因病去世。刘某之子小刘于2007年4月5日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提出相关证明材料,要求法院确认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顺延上诉期限,法院受理了小刘的上诉并同意顺延上诉期限。
2007年7月3日二审法院作出判决:原审原告提供的汽车修理费的证据中数额不实,依据新的事实证据,被上诉人赔偿上诉人汽车修理费、停运损失费共计4.5万元。
问题:

小刘的上诉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成立。因为刘某去世后,将发生当事人的法定变更,其诉讼地位由其法定继承人承继;小刘作为刘某主子,承继刘某的地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作为本案的上诉人;小刘申请顺延上诉期间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死亡的情形 《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本案中刘某在上诉期间死亡,诉讼应中止,等待权利人是否继续完成诉讼。小刘作为刘某的法定继承人,继承了刘某的诉讼地位,可以提起上诉,并申请顺延上诉期限。

判断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利用银行贷款进行信息化建设,项目估算投资约为人民币9000万元,内容包括购买某知名ERP软件、定制开发部分应用系统、升级改造原有网络系统、部分硬件设备并进行软硬件系统的集成工作,某监理公司负责该项目全过程的监理工作。

事件1:在项目启动前期,该企业总经理决定由信息中心总体负责该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任命信息中心副主任为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并要求信息中心的系统管理员A总体负责业务流程再造、组织机构的调整、业务的重新整合、培训等工作,要求系统管理员B负责总体协调,组织办公室、财务部、市场部、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及各生产车间的信息化实施工作。

事件2:工程建设需要订购一批3G上网卡,上网卡生产商在得知消息后,向建设单位去函表示:"本厂生产的3G上网卡,每块单价90元。如果贵单位需要,请与我厂联系。"建设单位回函:"我部门愿向贵厂订购500块3G上网卡,每块单价85元。"两个月后,建设单位收到上网卡生产商发来的500块升级版3G上网卡,但每块价格仍为90元,建设单位拒收。

事件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某月的资金链暂时中断,不得不临时使用部分所贷资金"救急"购买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计划待下月经营状况好转后再归还此部分资金。

事件4:该项目中的定制开发应用系统子项建设,预计花费人民币1000万元,为期12个月,在工作进行到第8个月时,根据财务部门提供资料,成本预算是人民币640万元,实际成本支出是人民币680万元,挣值为人民币540万元。

【问题1】作为本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你对事件1中信息化建设组织的设置应提出哪些监理建议。 

【问题2】请分析在事件2中建设单位拒收是否构成违约,为什么? 

【问题3】作为本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请你判断事件3中是否存在不妥,为什么? 

【问题4】根据事件4,请计算成本偏差(CV)、进度偏差(SV)、成本绩效指数CPI、进度绩效指数S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