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背景材料]
某公路一路段为高填方土方路堤,该路段路线从大片麦地中间穿过,并经过一处墓穴。经野外取土试验测得原地土强度符合要求,施工方外运砂性土回填了一处墓穴,清除20cm厚的原地土,平整后进行压实,最小压实度要求按路床压实度减两个百分点加以控制。随后填筑路基,填高1m,路槽45cm。将清除出的原地土捣碎后用于路堤边坡表层。路基局部存在有弹簧,为赶进度,未作处理。试验人员测得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平均相对含水量后判定路基为中湿路基。
[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路基弹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路基弹簧
参考答案:路基弹簧的出现原因主要是:压实遍数不合理;压路机质量偏小;填土松铺厚度过大;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
治理的措施有:(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