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参考“给定资料”,围绕“社会公德”建设,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②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③总字数900~11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参考例文]
倡导社会公德,共建和谐家园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
社会公德建设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显著标志。社会公德是与社会文明相一致的,文明程度越高,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就越高。许多发达国家对此都极为重视,例如英、德等国都不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入巨资,使本国社会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虽是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而著称的文明古国,但是人们在公共领域所表现的道德素质仍旧存在着伦理层面的深层次问题,致使社会公德教育呈现难度大、信度低、效果差的局面。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方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部署,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第一,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在目前我国经济转轨之际,诸多失衡问题出现,物欲化膨胀,社会中权钱交易现象普遍,人情化严重,情大于法的现象普遍。因此,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培养公民的平等,主人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使社会公德观念植根于每个公民心中。
第二,建立以政治、法律、文化教育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相互配合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执行来调整人们的行为习惯,为公民公德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在继续完善制度攻略的同时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充分凸显制度的权威。
第三,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机制。加强学校教育,增设德育科目设计,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公民的内在自觉性,包括树立道德典范,培养公民坚定的道德操守和自律能力。
公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公民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良好风尚,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和谐家园。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