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三、
秋韵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嚼嚼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均匀的,向每个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直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吧。满树密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⑦今年来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很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地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⑤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竞变成一座金昔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树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这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的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⑥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么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快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在这里,
一切都有了着落。
⑧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第⑦段引用父亲友人的小诗,有什么用意
(2)作者所寻找的“秋韵”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借小诗告诉人们要珍惜人生,珍视友爱和快乐。小诗说:“不要推却友爱,不要延迟快乐”,即告诉人们追求友爱与快乐,“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这里”一词即是指代和谐的友谊、快乐的人生。 (2)是一种丰富多彩的人生,是对现实生活,对友情,对快乐的珍爱与追求。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①今晚,我要借此机会向大家发表演说,因为我们已经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  

  ②今天凌晨4时,希特勒已进攻并入侵俄国。既没有宣战,也没有最后通牒,但德国炸弹却突然在俄国城市上空像雨点般地落下,德国军队大举侵犯俄国边界。一小时后,德国大使拜见俄国外交部长,称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但正是这位大使,昨夜却喋喋不休地向俄国人保证,德国是朋友,而且几乎是盟友。  

  ③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欲壑难填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外,别无主旨和原则。它横暴凶悍,野蛮侵略,为人类一切形式的卑劣行径所不及。 

  ④它的残酷行为和凶暴侵略所造成的恶果超过了各式各样的人类罪行。在过去二十五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 * * 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 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我看见俄国士兵站在祖国的大门口,守卫着他们的祖先自远古以来劳作的土地。我看见他们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的母亲和妻子在祈祷——啊,是的,有时人人都要祈祷,祝愿亲人平安,祝愿他们的赡养者、   战斗者和保护者回归。  

  ⑤我看见俄国上万的村庄,那里穿衣吃饭都依靠土地,生活虽然十分艰辛,那儿  依然有着人类的基本乐趣.少女在欢芙,儿童在玩耍。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穷凶极恶地展开了屠杀。我看见全副戎装、佩剑、马刀和鞋钉叮当作响的普鲁士军官,以及刚刚威吓、压制过十多个国家的、 * * 诈无比的特工高手。我还看见大批愚笨迟钝、受过训练、唯命是从、凶残暴戾的德国士兵,像一大群爬行的蝗虫正在蹒跚行进。我看见德国轰炸机和战斗机在天空盘旋.它们虽然因英国人的多次鞭挞而心有余悸,却在为找到一个自以为唾手可得的猎物而得意忘形。在这番嚣张气焰的背后,在这场突然袭击的背后,我看到了那一小撮策划、组织并向人类发动这场恐怖战争的恶棍。  

  ⑥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一个唯一的、不可变更的目标。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么也不能!我们绝不谈判;我们绝不同希特勒或他的任何党羽进行谈判。我们将在陆地 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中同他作战,直至邀天之助,在地球上肃清他的阴影,并把地球上的人民从他的枷锁下解放出来。  

  ⑦任何一个同纳粹主义做斗争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一个与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这一点不仅适用于国家,而且适用于所有那些卑劣的、吉斯林之沆的代表人物,他们充当了纳粹制度的工具和代理人,反对自己的同胞,反对自己的故土。这些吉斯林们,就像纳粹头目自身一样,如果没有被自己的同胞干掉(干掉就会省下很多麻烦),就将在胜利的翌日被我们送交同盟国法庭审判。这就是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声明。  

  ⑧因此,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们将呼吁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采取同样的方针,并且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地推行到底。

  ……

  ⑨希特勒侵略俄国仅仅是蓄谋侵略不列颠诸岛的前奏。毫无疑问,他指望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这一切,并在美国海军和空军进行干涉之前击溃英国。他指望更大规模地重演故伎,各个击破。他一直是凭借这种伎俩得逞的。那时,他就可以为最后行动清除障碍了,也就是说,他就要迫使西半球屈服于他的意志和他的制度了,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的一切征服都将落空。  

  ⑩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

1.对下面这两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和悲剧,都一闪而逝了。    

A.文句中的两个“一切”意思一致,都是指 * * 主义的罪行和自己的反对态度。

B.两个“它”的指代意思一致,都是指德国法西斯。

C.“黯然失色”指的是丘吉尔心情不好,脸色难看。

D.从中可以看出,丘吉尔放弃了反对 * * 主义的立场。

2.作者把德国士兵比作一大群爬行的蝗虫,二者有何共同之处?

                                                                                                

单项选择题